最近几天,高温天气不断“霸屏”,烈日炙烤下,出门仿佛走进了“蒸笼”。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仍将面对35℃以上甚至接近40℃的酷热天气。高温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隐藏着严峻的健康风险——中暑!严重的中暑(热射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为保护您和家人的健康,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小孩、孕妇、户外工作者或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务必抽出几分钟时间来了解这份关于高温中暑的预防与应对指南。
中暑的成因与症状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身体的调温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皮肤干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且其症状会逐步加重。在高温环境中,身体因大量出汗而消耗水分和盐分,导致脱水现象,进而影响体液、盐分和血容量,肌肉、大脑等主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中暑的预防与处理
急诊医学专家特别指出,中暑后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口渴和多汗。最初,体温可能正常或略有升高;当体温持续超过38℃时,可能伴随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和四肢湿冷等表现。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昏迷和四肢抽搐,严重时甚至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应迅速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松开衣领休息,并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清醒者可小口多次饮用淡盐水。如果出现高热、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需立即拨打5636120,于等待期间持续进行物理降温。
高温时节的健康建议
为保障大家的健康,特别是在炎热季节,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错峰出行,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1:00—16:00)外出,必要时需做好防晒措施。
- 科学补水:建议每15-20分钟饮用100-150毫升水;出汗很多时,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避免过量饮用冰凉和含糖、咖啡或者酒精的饮品。
- 合理使用降温设备:室内空调建议设定在26℃左右,避免直接面对出风口;从室外进入空调房前先擦干汗水,避免“骤冷骤热”引发感冒。
- 关注特殊人群: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及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是中暑的高危群体,需及时监测体温,如有异常应早期干预或就医处理。
K8凯发的急救服务
[K8凯发]提醒您,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是全县急危重症医疗救治的重要中心,承接医疗急救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任务。我们的团队提供一体化的急救体系,设有“急救绿色通道”,为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急诊医学科的ICU装备精良,专业医护团队能准确监测生命体征,并实施必要的医疗支持,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